财联社C50调查:11月流动性缺口约2万亿 央行购债或替代降准
财联社C50调查:11月流动性缺口约2万亿 央行购债或替代降准
新一期财联社“C50风向指数”调查显示,20家参与机构中,17家预计11月流动性缺口约为2万亿元,3家认为流动性缺口将超过3万亿元。多数机构认为,尽管缴款压力较10月有所上升,但央行维持流动性充裕的操作思路未变,年末资金面大概率保持平稳宽松,DR007利率或在1.4%-1.5%区间波动。
10月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、MLF等工具实现较大规模净投放,其中6M买断式逆回购当月净投放1000亿元,全月合计净投放4000亿元;MLF虽到期7000亿元,仍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,余额回升至6万亿元以上。受此影响,10月资金利率下行,DR001、DR007、DR014运行中枢分别较前期下降5bp、4bp、5bp,R类利率也出现不同程度回落。
进入11月,主要流动性扰动因素包括9000亿元MLF到期、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及12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。同时,5000亿元地方债结存限额发行、存单到期规模同比增加等因素也对资金面形成压力。
10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净投放200亿元,标志着该工具重启。调查显示,17家机构认为四季度降准必要性降低,仅3家认为仍有可能在年底实施一次降准。多家机构分析,国债买卖操作可缓解商业银行债券持仓压力,并产生类降准效果,可能成为中期流动性投放的重要手段。
部分机构指出,前三季度缴准消耗的流动性不足1.1万亿元,与5月降准释放量相当,且央行已通过多种工具对冲外生因素影响,因此降准迫切性不高。此外,10月末票据利率大幅下行,3M国股转贴利率低至0.01%,显示信贷需求偏弱,进一步削弱了资金紧张预期。
关于债市展望,机构普遍认为国债买卖重启有助于补充中长期流动性,维护市场稳定。随着政府债发行放缓和社会融资增速回落,叠加年末机构季节性配置需求,债市可能迎来下行行情,10年期国债活跃券利率或接近此前1.7%的低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