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游戏动画表现力提升 引发行业对比讨论

中国游戏动画表现力提升 引发行业对比讨论

日本动画行业近期面临AI技术和海外外包带来的冲击,部分动画师反映收到修复AI生成动画的委托,按帧计酬,引发对职业前景的担忧。与此同时,社交媒体上AI生成的动画短片获得数千万播放,显示出技术进步的同时加剧了从业者焦虑。

日本动画产业长期依赖海外外包初稿制作,本土团队负责修正,但由于预算固定,导演需在有限报酬下反复修改低质量原画,导致人才流失。这一现象与日本游戏行业面临的问题相似:技术更新缓慢、人才断层、创新受限。

相比之下,中国游戏厂商在动画表现力方面展现出较强投入。例如,《明日方舟:终末地》发布的角色动画在日本引起关注,视频播放量超过755万次,被评价为在动作流畅度、物理反馈、镜头运用等方面具备优势。

日本虚幻引擎开发公司Indie-Us Games代表Alwei指出,中国游戏在动画质量上的提升源于更高的资源投入和创作自由度,而日本厂商因成本控制难以在单部动画上投入过多精力,且普遍重复使用基础动作素材。

日本动画师たからっきょ表示,中国游戏动画已形成代差优势,关键在于预算分配逻辑不同;芝樹则提到,参与中国项目时感受到资金与人力投入远超日本同类项目,且创意容忍度更高。

在2025年东京电玩展上,中国厂商展示了《无限大》《明日方舟:终末地》等跨平台作品,覆盖移动端至主机/PC。日本厂商则集中发布经典IP续作,如《生化危机9:安魂曲》《鬼武者:剑之道》《怪物猎人物语3》《仁王3》《寂静岭f》,反映出对成熟IP的依赖。

分析认为,中日游戏产业差距源于人才储备与工业化体系差异。日本受制于老龄化和新人培养断层,而中国通过全球化招聘和标准化生产流程提升了动画产能与质量。

近年来,中国游戏在全球市场表现突出,《原神》实现了跨平台同步更新,并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开放世界设计;《黑神话:悟空》则展示了中国团队开发3A级主机游戏的能力,两款作品均提升了‘中国游戏’的国际认知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