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十四五”期间我国水利建设投资超5.4万亿元 多项生态指标显著改善

“十四五”期间我国水利建设投资超5.4万亿元 多项生态指标显著改善

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9月29日上午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介绍了“十四五”时期水利高质量发展成就。

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国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72项,水利基础设施的布局、结构、功能和系统集成持续优化。截至2024年底,全国已建成水库9.5万座、大中型调水工程200项、大中型灌区6924处、堤防31.8万公里。

2022年,水利建设完成投资首次突破万亿元,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。2024年完成投资达13529亿元,预计“十四五”期间水利建设累计完成投资将超过5.4万亿元,为“十三五”同期的1.6倍。

在此期间,我国成功应对3981条河流超警以上洪水,有效处置长江、珠江等流域严重旱情,保障了旱区群众饮水安全和灌区农业灌溉需求。洪涝灾害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“十三五”期间的0.28%下降至0.18%。

通过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,京杭大运河(断流百年)、西辽河(断流27年)、永定河(断流26年)等实现全线贯通。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到98.6%,整治“乱占、乱采、乱堆、乱建”问题14万个。海河流域30条断流河流恢复流动,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和深层地下水位较“十三五”末分别回升3.29米和7.67米,102眼干涸泉眼复涌。预计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4万平方公里,水土保持率达到73%。

“十四五”末,国家水网覆盖率预计达到80.3%,耕地灌溉面积达10.9亿亩,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%。在经济总量增长和粮食连年丰收背景下,全国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。2024年,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“十三五”末分别下降17.7%和23.6%,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.565提升至0.58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