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生猪出栏量创新高但价格走低 多家猪企面临亏损压力

10月生猪出栏量创新高但价格走低 多家猪企面临亏损压力

根据各大上市猪企发布的销售月报,10月生猪出栏量普遍大幅增长,多家企业单月出栏量创年内新高。牧原股份10月销售商品猪707.6万头,同比增长13.17%;温氏股份肉猪销量为389.28万头,同比增长45.69%;新希望销售生猪168.51万头,同比增长34.44%。正邦科技、神农集团、傲农生物、金新农等第二梯队企业销量同比增长均超60%。温氏股份、新希望、天邦食品等企业单月销量达到年内峰值。

尽管出栏量上升,但生猪价格降至年内低点。牧原股份、温氏股份10月平均销售均价分别为11.55元/公斤和11.57元/公斤,同比分别下降32.73%和34.41%。多数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出现下滑。

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容志发指出,前期能繁母猪存栏增加,上半年新生仔猪数量增多,6月仔猪成活率偏高,导致11月可出栏生猪供应充足。同时,10月补栏的二次育肥生猪在11月进入出栏周期,进一步加大供应压力。虽然气温下降及南方腌腊零星启动带动部分需求,但终端消费增幅有限,难以支撑猪价回升。

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表示,预计11月下旬南方腌腊灌肠逐步开启,猪肉消费将进入全年旺季,叠加头部企业按照农业农村部指导加快出栏节奏,四季度出栏量较三季度将有所减少,对猪价形成一定支撑,年末猪价有望温和回升,但整体仍受‘猪周期’影响,后期价格预计偏弱运行。

目前行业养殖成本差异显著。牧原股份、温氏股份、神农集团等企业最新养殖成本已低于12.5元/公斤,其中牧原股份最低达11.3元/公斤。而华统股份、金新农、东瑞股份等企业成本仍高于13.5元/公斤。新希望方面称,公司10月养殖成本约为12.7元/公斤,力争年底降至12.5元/公斤左右。

据卓创资讯数据,截至11月10日,自繁自养模式头均亏损161.69元,仔猪育肥模式头均亏损约283.92元。三季报显示,低成本企业如牧原股份、温氏股份净利润虽同比下降,但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仍为正值;高成本企业如正邦科技、天邦食品则处于亏损状态。

今年饲料原料价格相对稳定,猪企降本主要依赖提升养殖效率。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马有祥在2025生猪产业发展大会上表示,近五年我国平均PSY(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)年均提升0.5头,2024年达到20.22头,相当于节省1/8母猪养殖量。牧原股份首席财务官高曈称,2025年前三季度饲料价格波动较小,公司成本下降主要来自生产成绩和核心指标提升,综合成本较年初下降1.5元/公斤。温氏股份相关人士表示,养殖成本同比下降约1.2元/斤,其中市场因素占40%,生产效率提升等非市场因素占60%。